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学校概况
组织机构
名师荟萃
校友风采
学校荣誉
校园风貌
新闻快讯
党建专栏
支部建设
纪检工作
团旗飘扬
党员教育
工会之窗
德育天地
德育动态
班级建设
心理健康
心灵氧吧
心语(报刊)
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家长之声
学子风采
特色活动
学子荣誉
教育科研
校本研修
科研动态
特色教育
社团掠影
艺体园地
民族常识
校本课程
校园文化
平安校园
消防天地
校园安全
卫生与健康
食品安全
健康教育
招生动态
津城暖一度
青苗守护
更多菜单
党员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专栏 党员教育
官网首页
支部建设 纪检工作 团旗飘扬 党员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020-11-27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对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共识、鼓舞斗志。


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对于凝聚思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认识的深化与升华,也是人民群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当代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精神已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充分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引领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精神旗帜。从另一个侧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国精神这一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说,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从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上,指明了人与人的世界的内在统一性以及人与自身的内在统一性。在他看来,“价值”这个词“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对人有用,使人愉快,也就是为人而存在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无论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始终关注人的内在和幸福,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文化问题,说到底还是价值观问题。可以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同时文化自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导,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石。只有持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其核心要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高度凝练,是核心价值观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统领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富强就是指国富民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根基;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社会主义不断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政治保障;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是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想的集中体现。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对社会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精神理念的集中概括。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自由就是拥有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努力追求的价值理念;平等是基于人的自然平等和尊严平等的,人在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相等地位、享有相等待遇的权利;公正指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基于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而取得的;法治即依法治国,就是运用法律保障并维护公民的根本利益,是保障自由平等公正的重要武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它广泛涉及社会道德生活的所有领域,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基本标准。爱国是个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表达,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敬业是一种对职业和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对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求勤勉履职、忠于职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公民诚实劳动、诚以待人、信守承诺;友善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要求公民互相尊重、友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三、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并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多个方面系统推进。


强化教育引导,涵养时代风尚。必须加强教育引导,让人民群众理解并领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对核心价值观形成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要抓早抓细抓实。抓早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从小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抓细就是让核心价值观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到每一个细节,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抓实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贴合实际、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避免空洞说教和“走过场”。


注重实践养成,融入生产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融入实践,在生产生活中贯彻落实。首先,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规范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准则,如社区公约、企业制度、学生守则等等,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实践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次,树立示范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挖掘人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让人们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激发自身的“正能量”,形成争当典型、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风尚。再次,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在不同行业社会群体中举行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评比活动,激励人民群众以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继承创新,着力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根据时代要求积极创新,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焕发出时代朝气,也使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华民族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出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以滋养人们的心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接班人。


完善制度保障,实现常态长效。缺乏制度支持,任何价值观的贯彻都可能落空。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坚实的制度保障。要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深度融合,建立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及道德标准等各种制度体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价值信念和具体规范,才能实现常态长效。


(原载于《党的生活》2020年第9期下期理论研究栏目)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天津市红桥区西青道87号
学校邮箱:quankeyun@qtone.com
联系电话:022 27322498
微信公众号
天津市民族中学
发送
天津市民族中学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3012号
12010643001-17001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