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不知不觉,暑假已经过去一半,同学们的暑假过得怎么样呢?有的同学按照计划坚持学习、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可能也有同学作息规律被打乱、出现懈怠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面对各地暴雨洪水、疫情复发,因过度共情而引发悲伤情绪、焦虑情绪……我校学生心理与发展指导中心訾英丽老师在提出心理调适建议的同时,也给同学们推荐具有疗愈作用的心理电影,让我们将剩余的暑假过的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一、寻找自己的内驱力
暑假里容易受到的诱惑比较多,当控制不住想要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玩手机)时,可以“等待10分钟”,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等过了10分钟想玩手机的念头就没那么强烈了。“让事情不仅仅是一种任务,而只是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投入其中,你会时常体验到幸福与满足。”在完成事情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当你能够胜任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不断增强你的信心,从而对这件事情有更强的胜任感。
推荐电影:《疯狂动物城》
心理主题: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电影简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宏大且细节丰富的乌托邦式世界,我们可以清楚地见到萌态可掬的动物们所代表的各色人等,影射着人类的现实社会。让人们在爆笑的同时,引起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同时对我们传递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积极信息:和平造就伟大!
二、培养积极情绪
养成关注事物积极方面的思维习惯,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毒的能力。用积极的情绪“希望、信心、乐观”替代消极情绪“失望、恐惧、愤怒”,调整自我身心状态。在面对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必要信息后,关注积极方面“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生洪水后社会各界的紧急救援”等,不轻信网络上的谣言。如果我们觉察到自己沉浸消极情绪的时间过长,试着用积极情绪来代替,就可以达到强化积极关注的目的。
推荐电影:《头脑特工队》
心理主题:与情绪和平共处,是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电影简介:莱丽的头脑里住着五位情绪小人。快乐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后,肯定了忧郁的价值,帮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此之后,每段记忆都不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变成了各色交织的“彩虹球”。莱丽有了完整的情绪,而她也真的长大了。电影本身就像一个彩虹球,没有乐呵呵的大团圆,也没有惨兮兮的悲剧,就像生活本身,成长本身。
三、与家人积极沟通
孩子与父母之间,要互相了解对方“爱的语言”,互相了解对方表达爱的方式。与父母沟通时,把倾听的重点放在“感受”上,试着感受父母说出的话所表达的情绪,并练习自我表露,让父母更加理解你。暑期在家休息时间是和家人增进感情的契机,可以与家人做一些能唤起你们共同回忆的事情,例如:一起整理老照片,请父母讲讲你小时候的事,请父母讲讲他们小时候的事……
推荐电影:《起跑线》
心理主题:爆笑的同时,让你认清生活的真相。
电影简介: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尽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令人佩服!也会让同学们对现实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避免恐慌心理与过度共情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要照顾好自己,深呼吸、冥想、抱抱让你觉得内心安定的物体;可以给自己一句小小的鼓励“我感到有些焦虑/恐慌,但是我可以应付它。”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放松小技巧:
(1)肌肉渐进式放松:从手开始,握紧手,用力捏,用力捏,不要松,捏到很紧很紧坚持一会,再松开,松时感到有暖流,可以试一下顺序:手-前臂-上臂-脚(把脚勾起来)-小腿-大腿-把整个身体抱起来,抱紧,再松开。
(2)着陆技术:如果发现自己极度担心或焦虑,可以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什么颜色的物体?或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将注意力带回到当下,聚焦此时此刻。
(3)蝴蝶拍:蝴蝶拍是一种寻求和促进心理稳定的方法,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左手放在右手臂上,右手放在左手臂上,缓慢地交替着拍打,左手和右手交替拍一次为一轮,4-12 轮为一组练习。一边拍打一边想象最近比较温暖的有积极意义的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来自于你的朋友,也可以来自于能给你带来力量和温暖的事件。
推荐电影:《寻梦环游记》
心理主题:最深入心灵的死亡教育。
电影简介:不同于我们通常对死后世界恐怖凄凉的想象,导演借助小男孩米格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堪称“电影史上最色彩绚丽的死后世界”。对于死亡教育,很多家长往往避而远之,同学们接受的死亡教育少之又少。但导演聪明地借助墨西哥人的世界观,让亡灵世界变成一片欢庆的海洋。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又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最有趣的一点是,片中对于亡灵世界的死亡设定——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看过最浪漫温馨的动画,没有之一。
同学们,这个假期我们目睹了暴雨洪水、疫情复发……相信有不少同学都揪着心、盼平安。我们在做好自我防护、少出门少聚集的同时,还需要时刻保持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控制刷新闻的频率。最后,必要时别忘了寻求帮助,阳光心理热线将为你提供及时的情绪舒缓和疏导。
撰稿人:訾英丽
核稿人:彭怀炜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