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疫情再起波澜,新学期刚刚开启的校园生活再一次按下了暂停键,同学们再一次转战线上居家学习。为帮助同学们适应疫情下新学期的网课生活,缓解同学们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3月21日第一课,非毕业班各班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结合我校心理訾英丽老师精心为同学们量身定做的心理课程,面向全体同学精心开展了主题为《走出固定型思维的牢笼》心理班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得以放松,学会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
一、导入活动: 反应测验——你会怎么想?
PPT出示场景,平时生活中你会倾向于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请立即做出你会怎么想的选择,如果是左边的答案请举左手,右边的答案请举右手。
2、分享:
你举左手的次数多还是右手次数多?做出选择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否喜欢自己出现的这些想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刚刚做的这个反应测验中,测验的是一种思维习惯,称之为“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思维。
二、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1、概念
2、固定型思维形成的原因
提问:你有过这只狗狗一样的经历吗?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像实验中的狗狗一样的经历,可能是考试失利,也可能是被批评、打击,还有的是在多次失败后失去重新开始的勇气。有这些经历可能就是我们形成固定性思维的原因,我们需要先接纳固定式思维的存在,因为它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获取安全感的自我保护。
三、探索我的固定型思维
同学分享。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固定式思维,我们会发现,固定式思维经常会在我们面临失败或曾经失败过的场景时出现,它会让我们失去面对困难或挑战的勇气,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从而做出会阻碍自己成长的行为。
四、成长型思维训练锦囊:转换看待事件的角度
场景是A(activating event), 反应是C (consequence), 中间还藏着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B (belief),就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你看待事件的解释角度,会决定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班会掠影
各个班级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长、团支书和心理委员带领同学们,通过知识学习、情境创设、经验分享、视频赏析、音乐放松、游戏互动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引导大家对挫折建立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团体动力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疫情是危机也是学习的契机,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缓解了同学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焦虑、恐慌的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使学生学会了在不良情绪面前如何从容应对,呵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够收获崭新的自己。
撰稿人:訾英丽
核稿人:王小彦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