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
——天津市民族中学、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续签共建协议及研学活动
在天津市民族中学党委刘芃书记的带领下,民族中学师生、民族附小校长及师生、李娜语文名师工作室、思政学科工作室、天津市潘庄中学干部教师、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负责人杨奕等60余名师生代表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续签共建协议并开展思政研学活动。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师大马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校依托师大马院的优质平台与专家资源,持续深化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此项活动得到了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师生的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朝阳常务副院长、孙倩茹主任亲自接待并组织师生开展学习研修。

活动伊始,师大马院李朝阳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将进一步发挥师大马院在思政教育领域的优势,为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民族中学刘芃书记代表两所学校感谢师大马院一直以来对基地校工作给予的指导和支持,并期待通过此次合作,能够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续签仪式上,师大马院与民族中学和民族中学附属小学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后,师大马院李朝阳副院长为此行的干部教师做了题为《全面把握新时代思政课之“新”》的讲座。他在讲座中,通过6个方面的解读,包括:“新”在课程定位上;“新”在对教师的要求上;“新”在教学内容上,“新”在改革创新举措上;“新”在根本保障上;“新”在实践成就上,引领干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



讲座后,各校干部教师还就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和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吴宝莹:天津市耀华中学红桥学校教师、思政学科工作室成员

聆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我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有了新的目标与方向。我要在“讲准”上下功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相关要求,使新时代的思政课思中求辨,表里兼备、润物无声。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善用大思政课,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做一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

何莹:天津市民族中学教师、思政学科工作室(领衔人)

认真聆听了李朝阳教授的讲座,深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立足课堂主阵地,守正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引人入胜、入脑入心。还要积极拓宽育人新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为学生打造全新成长空间,形成思政教育强大合力,努力培养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李斐: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思政教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李朝阳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作为思政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正确的政治站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注重立德修身、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要艳芳:天津市潘庄中学政治学科组长

师大马院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提高自己的认知,使我更加清晰认识到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使命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本次马院之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讲准,努力成为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思政教师。

杨奕: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负责人 、教研员

听了李朝阳教授的讲座,我热血沸腾,深受鼓舞。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语文教师,我们共同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课程和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剖析,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李婷: 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教师、李娜名师工作室成员

李朝阳教授的讲座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我们要树立“大思政”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融入课堂,做到润物细无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民族中学和民族附小的同学们在师大马院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他们在马院师生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兴文楼的布展,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四个善作善成”的殷切嘱托。几十人的小小学访团安静而有序、认真而专注,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大学生的“小先生”,中小学的“小学生”相聚一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衔接、递进,合力铸魂!


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表态发言——
01
杨佳灵:天津市民族中学七年2班学生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签约仪式和研学活动。在庄重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作为民族人的荣耀!在随后的研学活动中,大学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落实课”。我将牢记马克思学院教授和讲解员的话语,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02
刘千卉: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学生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收获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有幸走进了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了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签约仪式,同时还参加了思政研学活动。作为一名天津的小学生,我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自豪,我会牢记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为家乡天津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赴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续签共建协议并开展研学活动,必将对我们今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师大马院保持紧密合作,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人:律莉
核稿人:李宝君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