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Z

天津市民族中学开展学校科普日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双驱引领”下的科学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学校将在科普日面向全校师生推广科普知识。学生和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学校在每期科普日推送的科普内容或活动。在后续的科普日活动中,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活动,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本期科普日由学校物理教师朱敬萱讲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一种全新的量子现象,它的发现和实验验证对于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很多物理量都是某一基础值的整数倍)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背景
1.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是在强磁场下二维电子气系统中出现的一种量子现象。它表现为电子在横向电场作用下的无耗散输运,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为凝聚态物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霍尔效应示意图)
(量子霍尔效应示意图,当外加磁场持续增加,电子回旋半径持续减小)
2.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提出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通过材料的内在性质实现类似量子霍尔效应的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寻找新型量子材料和实现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要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非易事,需要找到具有特定电子结构和磁性的材料。
(2013年,清华大学的薛其坤团队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实验过程与挑战
1.材料选择与制备
为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科学家们需要寻找合适的材料。经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探索,他们发现拓扑绝缘体和磁性材料的组合可能具有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潜力。制备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和磁性材料,并将它们组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异质结,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这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材料的生长条件、结构和性能,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2.实验条件与测量实现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需要极低的温度和强磁场等特殊的实验条件。科学家们需要使用先进的低温和强磁场技术,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测量也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和技术。科学家们需要测量材料的电阻、霍尔电阻等物理量,以确定是否出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3.技术难题与攻克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例如,如何提高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如何降低实验温度和磁场强度、如何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地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验证。
实验成果与意义
1.科学意义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验证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为我们深入理解量子现象和物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成果也为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2.技术应用前景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具有低能耗、高速度等优点,在量子计算、信息存储、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基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计算芯片可以实现更高的计算速度和更低的能耗,有望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
3.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方面的成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一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赢得了优势。
科普知识问答
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01
02
哪种材料可以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需要什么实验条件?
03
04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具有什么优点?

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撰稿人:朱敬萱
核稿人:沈建伟 关雪岩 傅钧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春分至樱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