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Z

天津市民族中学开展学校科普日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双驱引领”下的科学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学校将在科普日面向全校师生推广科普知识。学生和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学校在每期科普日推送的科普内容或活动。在后续的科普日活动中,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活动,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本期科普日由学校生物教师王震讲述青蒿素的发现:为全球抗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它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疟疾的危害与抗疟药物的需求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抗疟药物,但传统的抗疟药物如奎宁等,由于疟原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疗效逐渐下降。因此,寻找新的抗疟药物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迫切需求。
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1.传统中药的启示
中药青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用于治疗疟疾已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我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旨在寻找新的抗疟药物。科学家屠呦呦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了中药青蒿的抗疟作用,并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首先对中药青蒿进行了提取和分离,试图找到其中的有效成分。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稳定。
2.关键突破
在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发现传统的高温提取方法会破坏中药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她尝试采用低温提取方法,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具有高效抗疟作用的物质——青蒿素。
为了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经过艰苦努力,他们终于确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合成。
3.临床验证与推广
青蒿素的发现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进行临床验证才能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试药,然后又在海南等地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
随后,青蒿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它成为了全球抗击疟疾的主要药物之一,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重大意义与影响
1.全球公共卫生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为全球抗击疟疾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极大地降低了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它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青蒿素的成功也为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推动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
2.科学研究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国在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展示了传统中药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这一成果为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3.国家荣誉与民族自豪感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它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科普知识问答
屠呦呦团队从哪里获得了中药青蒿可能治疗疟疾的灵感?
01
02
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关键的技术突破是什么?
青蒿素相比传统抗疟药物(如奎宁)有什么优势?
03
04
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获得了什么国际荣誉?这有何特殊意义?

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撰稿人:王震
核稿人:沈建伟 关雪岩 傅钧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