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Z

天津市民族中学开展学校科普日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双驱引领”下的科学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学校将在科普日面向全校师生推广科普知识。学生和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学校在每期科普日推送的科普内容或活动。在后续的科普日活动中,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活动,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本期科普日由学校化学学科徐元春老师讲述水果腐烂——缓慢氧化与微生物作用的共同结果。
家里买的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若存放时间过长,表皮会逐渐出现斑点、变软,甚至散发酸味或酒味,最终腐烂变质,无法食用——这就是水果腐烂的过程。水果腐烂看似是“自然变质”,实则是水果自身的缓慢氧化反应与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的分解作用共同导致的化学变化。要理解水果腐烂的本质,需从水果的成分、缓慢氧化的特性以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入手,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化学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果的主要成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水分以及少量蛋白质和脂肪。这些营养物质不仅是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养料”。同时,水果表皮具有一层坚韧的保护组织(如角质层、蜡质层),能阻挡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和内部水分的流失,这是新鲜水果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好的重要原因。但当水果表皮受到损伤(如碰撞、挤压、划伤),或存放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时,保护屏障被破坏,微生物就容易侵入,加速水果的腐烂。
水果腐烂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缓慢氧化”——水果采摘后,虽然脱离了果树,但仍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水果细胞内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少量能量。正常情况下,呼吸作用能维持水果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延缓变质;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水果细胞逐渐衰老死亡,呼吸作用变得紊乱,氧化反应的产物也会发生改变——此时,糖类、维生素等有机物会被过度氧化,生成有机酸、醛类、酮类等物质,导致水果的口感变差(如变酸、发苦),颜色改变(如苹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果肉会逐渐变成褐色,这是因为果肉中的酚类物质被氧化成了褐色的醌类物质)。
水果腐烂的第二个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空气中、土壤中以及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霉菌(常见的有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等。当水果表皮完好时,这些微生物难以侵入;但一旦表皮受损,或存放环境适宜(温度20-30℃、湿度较大),微生物就会通过伤口进入水果内部,大量生长繁殖。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多种“酶”——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能将水果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微生物自身利用。
例如,霉菌会分泌淀粉酶,将水果中的淀粉、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分泌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分泌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这些分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使水果变酸)、酒精(使水果散发酒味,这是某些细菌或酵母菌分解糖类时产生的)、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如腐烂水果的臭味,主要是微生物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氨、硫化氢等物质)。同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破坏水果的细胞结构,导致水果变软、溃烂,表皮出现霉斑(霉菌的菌丝和孢子)——这些霉斑通常呈现不同颜色,如青霉菌的霉斑为青色,曲霉菌的霉斑为黄色或黑色,根霉菌的霉斑为白色棉絮状。
不同水果的腐烂速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与水果的结构和成分有关。例如,香蕉的表皮较薄,且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受到根霉菌的侵染,腐烂时表皮会出现黑色斑点,果肉迅速变软、发黏;苹果的表皮较厚且坚韧,初期腐烂多从表皮伤口开始,容易受到青霉菌的侵染,表皮出现青色霉斑,果肉逐渐变褐、变软;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橘子)表皮有油脂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侵入,但一旦表皮破损,容易受到青霉菌或曲霉菌的侵染,果肉会逐渐干瘪、变酸,表皮出现绿色或黑色霉斑。
水果腐烂后,不仅口感和风味变差,还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某些霉菌(如黄曲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有致癌风险。因此,水果一旦出现腐烂,即使只是局部腐烂,也不建议食用——因为霉菌的菌丝和毒素可能已经扩散到看似完好的部分,肉眼难以分辨,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为了延缓水果腐烂,延长存放时间,我们可以根据水果腐烂的原理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保持水果表皮完好,避免碰撞和划伤;将水果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冷藏),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水果的呼吸作用(缓慢氧化);对于某些水果(如苹果、梨),可以用保鲜袋包裹,减少水分流失和与空气的接触,延缓氧化;对于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不宜长时间冷藏,否则会导致表皮出现黑斑(低温会破坏细胞结构,加速变质),应在常温下阴凉处存放。
从新鲜饱满的水果到腐烂变质,这一过程是缓慢氧化与微生物分解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直观体现。深入理解水果腐烂的化学原理,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水果的储存方法,减少浪费,同时避免食用腐烂水果带来的健康风险——化学就在我们的餐桌旁,影响着食物的新鲜与安全。
参考资料:学习强国
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科普知识问答
水果腐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01
02
缓慢氧化在水果腐烂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微生物在水果腐烂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03
04
如何延缓水果的腐烂过程?

撰稿人:徐元春
核稿人:沈建伟 关雪岩 周海燕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